家庭喜剧电影《海狸》,爱是否有治愈能力?

虽然《海狸》是写的黑色喜剧,可是我看这部电影时,几乎没有什么笑容,倒是眼泪流了一堆。如果对家庭温情比较没有抵抗力的人,下场可能会和我一样。

看简介,以为这部喜剧片中是一个重度忧郁的人,透过一只海狸布偶的方式,重新和世界连线,然后在这个海狸掌管公司、海狸陪儿子游戏的过程会有很多搞笑桥段的。其实《海狸》说的是一个忧郁到精神分裂的情况,只是用一个布偶来表现,似乎比较可爱不严肃而已。

让人觉得很难过的是,这个精神分裂的角色,梅尔吉勃逊〔Mel Gibson〕,内心深处还是爱着他的妻子、儿子的,电影没有很详细交代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变这么严重,但那似乎不重要,这是一个他如何爬起来的故事。

我以前常会想一个问题,有些人绝望到活不下去,如果都有勇气自s,为什么没有勇气重新开始呢?放下一切,到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人认识的地方,重新打造新的自己。最多就是失败嘛,都敢死了,失败一下再去死有什么关系呢?

或许这部《海狸》就有一点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已经没有办法的时候,人格分裂了,那些不好的东西被丢到一旁让它们烂,好的部分,成为了一只海狸。这样看起来人格分裂似乎不是坏事,只要不要让烂掉的那部分出来就好了,是吗?

看着海狸哄小儿子上床,绕着他的脖子亲了一圈,逗得小儿子好开心,我突然就鼻酸了…这一幕让观众深深感觉到那个慈爱的父亲始终在这个躯体当中,但太多现实的因素把这个部分压到没有出头的机会。

看似一切都好转了,但其实这只是…像你打扫的时候把脏东西扫到床下眼不见为净而已,前几天你会觉得房间好干净,但那些脏东西还是在的,总有一天还是会发臭、甚至让你生病。

这种心病最难搞,大家都知道有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他们都爱着彼此,在一起却是无限的痛苦。想去爱,却没有能力去爱。想去爱,却没有勇气去爱。

梅尔吉勃逊真的很优,他要自己跟自己演戏,不但声音、口音要随时变化,还有他的心情、语调、感受,人类的他,是个失败者,海狸的他,是个成功者,其他演员也不差,但《海狸》基本上还是看梅尔一个人在秀,茱蒂福斯特〔Jodie Foster〕的戏份不重。

我们旁人会觉得,明明就可以做到啊?到底是什么阻止了他正常过日子。我想这问题,要真的得过忧郁症才能理解吧。如前面所言,“为什么”在《海狸》不是那么重要,电影的重点是:透过海狸来找生路,看似有一线希望,但结果却让自己越陷越深,然而,在这个挣扎的过程,或许让海狸先生重新体验到和家庭快乐生活的美好,或许是他自己有多么的爱这些人,不论发生了什么事,他最后的决心也挺让人动容。

《海狸》这样的喜剧电影不算是完美,因为有些转变发生的快了些,两位年轻人的恋情分合也少了一点什么…应该说是女方想通得太突然了,说服力比较不够。还有最后大儿子和爸爸之间的感情,好像也着墨不太够。

但大体上来说,影片中亲情的部分,特别是梅尔他自己的无奈与痛苦,让《海狸》的小细节都十分催泪,不刻意用什么巧合事件,就是在小小的举动当中,就溶化了你的心…就这个部分,《海狸》还是很好看的,整体来说是推荐给喜欢亲情感动小品的观众。

最后,一点点个人的感触。海狸是一个很具体的化身,但其实我们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有想过重新创造一个自己,或许是用网络上的一个ID。但那还是你,那只是某个面向的你,就像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作者“我”也只是我塑造的一个化身而已。当然我们正常人是没有严重到和这个自己打造出来的新角色对话啦。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一样,在自己的特质中,有些是希望能表现出来的,也有些是希望别人不要知道的。通常我们会尽量把好的那些东西表现出来,可是真正爱你的人,是爱你的全部,可以接受你有缺点的事实,且尽所能协助你变好。对我而言,说爱有治愈的能力实在太玄了。可是我喜欢喜剧电影《海狸》所说的,爱不见得有治愈能力,但爱会让你有决心愿意不计一切去想办法治愈。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家庭喜剧电影《海狸》,爱是否有治愈能力?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