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电影推荐《我不在那儿》,另类视角下的摇滚音乐家鲍勃迪伦

时隔很多年才看了人物传记电影《我不在那儿》,2006年奥斯卡金像奖的重要参赛片之一。这部传记电影当初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凯特布兰琪〔Cate Blanchett〕女扮男装,演出摇滚音乐家鲍勃迪伦〔Bob Dylan〕,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另外如果是看过且喜欢《丝绒金矿》〔Velvet Goldmine〕的人,对《我不在那儿》可能也有很高的期许,因为是同一个导演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再次执导音乐传记电影,他在《丝绒金矿》的另类手法就已经叫人眼睛为之一亮了(受不了特殊风格的人就是眼睛为之一闭),这回在《我不在那儿》的表现,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也要先警告观众一下,像我一向是喜欢以“一张白纸”的状态去看电影,任由导演在白纸上涂鸦,接受度也比较高,但《我不在那儿》这部电影,真的非常不适合这么做,事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这部人物传记电影及其背景,不然,从135分钟的第1分钟到第132分钟(粗估片尾字幕3分钟)通通都会雾煞煞,雾大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

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呢?不是鲍勃迪伦的传记电影吗?很抱歉,如果你是要一部电影从头到尾,把一个人身边发生的事情按步就班好好拍给你看,就不要找陶德海恩斯拍的片子了,这个导演就是与众不同,他要谈鲍勃迪伦也不是找一个人来演鲍勃迪伦,而是找了六个完全不同的人(包括黑人小孩、女扮男装的凯特布兰琪、等等差异很大的个体)来表现不同时期的鲍勃迪伦,在片中他们也有自己的名字,所以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一部鲍勃迪伦的传记,那么在一片雾煞煞中,可能还会以为是六个不同的人物呢。

这个设计是很有意思的,的确,回首看看自己的过去,是否也觉得是完全不同的人呢?在经历了不同的事情之后,人都会改变,陶德海恩斯是比较夸张用了外观的剧变,却也因此很清楚地呈现出了鲍勃迪伦在每个时期的特点。然而,这六个人又是同一个人,因为就算我们已经改变了,那个过去的自己,多少还是存在于一个看不见的角落吧,如果把一个特征具体化成为一个人物的话,一个人的确也可以说是许许多多的人所组成的。

了解人物是第一关,再来就是时代背景,反战的时代,女Q运动的时代,JFK被刺的时代,对那个年代的M国,你了解多少?观众就算熟知这段M国史,也不会比亲身走过的M国人来得有感触,对于“歌曲是否能够改变什么”的问题,对于人们为什么会把希望寄托到歌手/歌曲上的问题,诸如此类,我们的感受不会那么深刻。

而陶德海恩斯又不是个会乖乖照时间轴一路拍下来的人,不时会穿插著不同时期的桥段,加上很MTV的一些设计,让这部片子在视觉上的风格真的是炫,炫到你很难用理智去分析它,每个桥段的意义、顺序摆放上的关系,抽象概念的使用…陶德海恩斯的大脑究竟有多复杂?只能用鬼才来形容他了,这部电影,不是一般导演拍得出来的。

《我不在那儿》有很大的成分,需要观众用感觉的,而不是硬要把它“看懂”,太多虚虚实实了,它绝对不会明白告诉你“因为这件事所以他就变成那样子”,而是用半纪录片的方式,从他自己的话以及他人的看法当中,慢慢地把鲍勃迪伦的轮廓勾勒出来,而且这种勾勒法,并非传统顺序的,最后都是把全貌绘出来,却不按照死板的规则,这里画一笔,那里再加一笔,所以在过程中观众会感到比较难立刻看出所以然,《我不在那儿》需要一点耐心去体会,渐渐地,你也会发现自己对这个知名人物的认识越来越多。

《我不在那儿》真的很特别,像这样子拍摄手法的传记电影,要看到还真不容易,却也因为手法的关系,让这部电影不是那么容易打入一般观众市场,强烈建议喜欢风格的影迷,先做一点功课(基本上读完这篇文章就已经是修了一个必修学分了 XD),也做好心理建设,再来看《我不在那儿》。若本身就是鲍勃迪伦的粉丝,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对于他的歌曲熟悉,必定有助于了解电影(包括英文片名也是出自歌曲的)。不过如果是个电影看的不多的鲍勃迪伦粉丝,一下子要跳级看这样的人物传记电影可能也会有点吃力呢。

总之,这篇文章最大的目的,还是希望让大家知道《我不在那儿》这部人物传记电影的特点在哪,不要抱着看一般传记的心态进了戏院然后出来就骂“拍什么我都看不懂”,这样就可惜了一位难能的好导演和一群好演员(本文没特别提及演员,其实他们也都很棒。只是《我不在那儿》最抢眼的人是“导演”而已,不然除了凯特布兰琪大姐之外,还有克利斯汀贝尔〔Christian Bale〕、希斯莱杰〔Heath Ledger〕、李察基尔〔Richard Gere〕等等)。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人物传记电影推荐《我不在那儿》,另类视角下的摇滚音乐家鲍勃迪伦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