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亲情电影《如父如子》影评:“爸爸”代表的只是血缘上的意义吗?

我想大家看到片名也该知道这是一部关于父爱的亲情电影了。没错,《如父如子》应该是一部为人父母看了会特别有感受的影片,但就算不是(像我就不是,目前还没人想跟我生孩子),片中的心情也一样是可以了解的。

《如父如子》的故事设定是几率非常低的事情,孩子出生时两个家庭抱错孩子,到六岁时才发现。但这部电影并不是在探究为什么,而是在呈现两个家庭面对这样子的天打雷霹时的反应。重点也不是要不要交换孩子,而是在考量要不要交换孩子的背后,父母在想的是什么、孩子与父母的感受又是什么。

这两个家庭差异很大,电影主要是从福山雅治饰演的男主角的家庭来看这件事情的,他是大公司的优秀员工,在工作上力争上游,给家人很好的生活环境,但也很忙碌所以是妈妈在带小孩。他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除了要有教养之外,也要孩子独立、有出息。另一个家庭的爸爸是水电工,经济很辛苦,房子很小很破烂,看起来时间很多,可是这个爸爸却会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对孩子的期望,应该就是要孩子快乐吧。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家庭,并没有哪一个比较好。但从福山雅治的眼中,就会觉得水电工的家庭无法提供孩子应有的资源,反之,水电工则觉得太忙碌的爸爸无法提供孩子需要的陪伴。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影片中的孩子已经六岁,有记忆也有自己的判断力了,要他们到另一个家庭中生活,有可能吗?虽然有时候别人的爸爸看起来好像比较好,可是如果真的可以换,会想换爸爸吗?

而生母的角度,也有很多的挣扎,特别是妈妈的工作都是在带孩子,有这么多的相处互动,突然要把一个孩子“还给别人”,怎么舍得?到底…自己带大的才算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的骨肉才算是自己的孩子?当然生物上的定义就是看基因就知道了,可是…当放入感情之后,“父母”这个词,代表的应该不只是如此吧。

不过,这部家庭亲情电影放了更多的焦点在主角福山雅治的身上,呈现出的是父母可能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期望套在孩子身上的自私。可是人相处久了,总是会有感情的,总是会有爱的,不论这个人是否有达到你的期望,爱都还是爱。

虽然是蛮严肃的题材,不过《如父如子》当中的孩子都很可爱,也有一些幽默对白,所以看得过程是轻松的。没有很刻意去制造催泪效果,感情的表现都是在非常微小日常的地方,比如学校的劳作等等,可是在一些场景如果能把自己投入角色的心情,会还蛮心酸。

《如父如子》没有去设计很刻意的事件,但我觉得本身一开始的对比(把两个不同型的家庭所带出来的孩子交换)就很足以让一些在单一环境中无法浮现的问题也浮现出来了。所以,尽管《如父如子》的内容非常生活化,手法也不商业,也很合影展的口味,但完全不难消化,若一般观众喜欢这样子的题材或是喜欢体会这样子探讨内心挣扎的家庭亲情电影,《如父如子》是也可以试试看的。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高分亲情电影《如父如子》影评:“爸爸”代表的只是血缘上的意义吗?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